今年以来,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紧扣纪检监察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部署要求,聚焦队伍建设核心,创新工作机制,深耕实战练兵,从严监督管理,以“三措并举”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纪检监察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案件主办人”机制,激活队伍“一池春水”
为破解队伍内生动力不足、业务能力不均衡等问题,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工委聚焦激发队伍活力,创新实施“案件主办人”机制,构建“考评-激励-提升”闭环体系,围绕案件查办全流程,制定涵盖数量、质量、效率、综合业务表现的多维度绩效考评指标,将案件查办成功率、案卷归档合格率、问题线索处置及时率等核心指标量化细化,明确奖惩标准。同时,打破“平均主义”壁垒,将考评结果与干部薪酬待遇、评先评优、晋升提拔直接挂钩,让“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同”。
机制实施以来,纪检监察干部主动担当意识显著增强,“人人争当案件主办人”的比学赶超氛围日益浓厚。通过主办人牵头领办、骨干帮带、全员参与的办案模式,在案件查办中练本领、长才干,案件查办质效同比提升30%,队伍作风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作为”转变,实现干部能力与工作作风的“双提升”。
深耕民生“实战练兵场”,淬炼监督“硬核本领”
坚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锤炼干部的“主战场”,将监督执纪融入民生福祉保障全过程,让纪检监察干部在为民服务中砥砺初心、增长本领。
今年以来,纵深推进民生领域集中整治,靶向发力破解痛点难点问题,一方面,守护“舌尖安全”。聚焦“校园餐”突出问题,成立专项监督组,通过“四不两直”检查、食材溯源核查、学生家长问卷等方式,推动整改食材采购、卫生管理、营养搭配等问题40个,建立校园餐常态化监督机制,让广大师生吃得安心、家长放心。另一方面,拧紧“供水阀门”。针对农村供水水质问题,下沉一线开展“拉网式”排查,督促相关部门升级改造14个自然村供水站消毒设备,更换老旧管网3.2公里,直接改善8232户、34980名村民的用水安全。通过全程跟踪监督、现场督办整改,干部们既掌握了基层水利设施运行情况,也提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
一件件民生难题的解决,不仅守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更成为纪检监察干部的“成长印记”,让监督执纪既有“打虎拍蝇”的力度,更有“枝叶关情”的温度。
筑牢“内部防控网”,永葆队伍“纯洁本色”
打铁必须自身硬。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坚持严管就是厚爱,以最严格的约束监督锻造纪检监察铁军。一是强化纪律约束,组织全体干部签订违规饮酒承诺书、“三承诺一报告”,严格执行纪检监察干部网络言行十条禁令、严防“灯下黑”五条禁令,明确行为红线。二是厘清职责边界,制定纪检监察风险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细化12类38项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确保权力运行有章可循。三是深化警示教育,定期开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活动,选取纪检监察系统内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剖析,组织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引导干部从思想根源上筑牢防线。
通过从严抓实日常管理监督,纪检监察干部遵规守矩、谨言慎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增强,内部廉政风险防控屏障更加牢固,为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