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工委立足政治监督根本定位,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攻坚点”,创新构建“源头控量、精准破题、常态长效”的监督闭环,推动减负工作从“文件要求”向“落地实效”深度转变,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干实事。
定标立规,把牢减负“源头关”
针对形式主义问题“源头难控”的症结,区纪工委监察工委联合区督查部门建立“双向联动”专项工作机制,以“减量提质”为核心划定刚性标准,明确要求各单位“会议限额、发文限量、表彰限项”,坚决杜绝“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推进会议”的空转现象,从根源上遏制“文山会海”“指尖包袱”滋生。同时,开展“指尖负担”专项清理行动,通过“合并同类群、解散僵尸群、规范工作群”三措并举,累计撤销、合并微信工作群18个,让基层干部从“群消息轰炸”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精准监督,直击减负“堵痛点”
将基层减负纳入政治监督“核心清单”,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开会繁、报表多、检查乱”三大堵点,开展“靶向式”暗访督导,确保监督直戳要害、不留死角。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访谈、数据比对等方式,精准发现部分单位存在“长期借调基层人员”“文件制发审查不严”等突出问题29个,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深挖“部分干部对减负工作认识薄弱、整改措施浮于表面”等深层次问题,形成问题清单与整改台账,为后续“靶向治疗”提供精准依据。
常态长效,织密减负“保障网”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监督发现问题的单位,同步约谈主要负责人与具体经办人,树牢“减负不是‘减责’,而是为了更好‘尽责’”的鲜明导向。建立“问题整改—回头看—效果评估”机制,常态化跟踪督办推动问题及时整改,目前已实现文件审批流程从“重数量、轻实效”到“重质量、严把关”的根本转变。同时,将减负成效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年度考核指标,倒逼减负成果巩固深化。
下一步,经开区纪工委监察工委将坚持以常态化监督、长效化整改筑牢整治形式主义的坚固长城,对减负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搞变通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推动基层减负从“阶段性成效”向“常态化长效化”迈进,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放开手脚,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