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建立健全自然
灾害监测预警制度的实施意见
长村张、龙湖街道办事处,区减灾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切实加强我区自然灾害综合监顶警工作,规范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活动,提升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支撑,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顶警制度的意见》,现就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预警制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管委会的决策部署,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牢固树立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不断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形成自然灾害监澳顶警合力,逐步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监测野顶警信息化系统,发挥社会组织和群众作用,提高我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水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
1、坚持综合协调和部门联动。安监部门负责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顶警工作,统筹协调自然灾害监预警信息有关工作,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有关部门负 责本单位涉灾监测预警,加强预警信息互动,形成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应急联动机制。
2、坚持分级负责和区域协同。各单位做好本领域内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落实责任,强化管理服务和资金保障,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实现综合防灾减灾救灾。
3、坚持管委会主导和社会参与。在坚持管委会主导前提下,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顶警体制机制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引导、支持科研单位、企业、基层组织、群众等社会力量开展自然灾害监测工作。
二、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一)完善自然灾害分类监测体系。有关自然灾害监测部门要针对自然灾害种类和特点,完善本部门专业监测站网布局,消除监测盲区,提高监测覆盖率。加强水文监测、洪水预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城市排水防涝预警、地震监测预警和气象灾害预警等能力建设。明确监测项目,加强新技术、新装备应用,配备专兼职人员,对自然灾害及其有关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安监部门在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监测数据的同时,综合采取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手段,拓宽信息化、智能化采集渠道,探索开展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工作,提升自然灾害立体综合监测能力。
(二)统筹建立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安监部门协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我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实现自然资源、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的监测预警信息和经信、教育、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公安交警等部门行业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以满足我区自然灾害监汉妤预警工作高效互联互通的需要。
(三)健全自然灾害精准预测预报体系。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有关自然灾害监测部门要加强专门监测队伍力量和监测装备配备,针对重点区域多手段、多途径开展应急加密动态观测。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加强监测措施和力量,及时为应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各单位加强与有关自然灾害监测部门沟通,着力提供更加及时精准的短临预报。
(四)规范自然灾害分级预警工作。有关自然灾害监测部门要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分级预警工作,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按照自然灾害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等综合研判结果开展分级预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并通报本级应急管理和相关部门。预警级别一般分为四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三、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研判制度
(一)全面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制度。构建涉灾部门、专家团队、地方部门、灾害现场等多方参与的会商平台,及时分析研判自然灾害风险形势。遇汛期、节假日、重大活动等重要节点时段,根据工作需要,开展不定期会商,汇总分析各专业部门的自然灾害趋势预测信息和重大灾害形势研判意见,形成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或综合会商研判报告。
(二)加强重大自然灾害快速综合研判。密切关注台风、强降雨、干旱、冰雪冻雨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全过程,及时组织有关监测部门汇总分析监预报预警信息,必要
时加密会商,适时开展灾前预评估、灾中跟踪评估和灾后总结评估等,对自然灾害发生可能性及其损失影响、影响范围和后续风险等开展快速综合研判,形成报告并不断更新。
(三)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制度。各单位应设立专岗人员,有关单位应明确信息联络员,负责报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
四、健全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预警响应制度
(一)加强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有关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部门要做好本单位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安监部门做好综合预警信息发布工作。
(二)构建基层预警信息发布服务体系。各有关部门要提高社区、人员密集场所和偏远区域预警信息传播接收设施普及率,整合优化基层各类信息员队伍,扩展社会传播节点,构建集技术、装备和队伍于一体的基层预警信息发布服务体系,提高信息覆盖率和播放频度,逐步解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各地要不断优化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积极推进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和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大屏应用,确保各类予预警信息入户到人。
(三)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响应机制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细化自然灾害预警响应措施,修订完善本级应急预案,做好预警信息发布与应急响应启动的衔接。发布自然灾害预警的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态发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自然灾害预警响应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加强多部门应急联动。要加大灾害预警的科普宣教工作力度,确保预警响应效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监预警工作的统筹协调,重大事项和主要成效等要及时向本级党委和上级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报告,并通报有关各方,推动地方党委和职能机构更加重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
(二)细化配套措施。各有关部门要制定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相关配套制度,包括信息共享、信息报送、会商研判、信息发布、人员培训、督促检查等各项制度,明确具体措施和责任主体,切实发挥监测预警的作用。
(三)提升保障能力。各地要结合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工程及应急管理综合指挥平台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资金,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强化业务培训,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切实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吁预报预警能力,实现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灾害风险。